|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静”中藏了个“争”字

[複製鏈接]

1244

主題

1

好友

448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3-12-11 12:53
  • 簽到天數: 921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4
    金錢
    14
    威望
    4482
    主題
    1244
    樓主
    發表於 2022-3-16 19:22:25
    汉字很奇妙也很有趣,充满生活气息,亦不乏哲学意味,可见先人造字之煞费苦心,独具匠心,让我们受益至今,玩味无穷。譬如,“静”中藏了个“争”字,“稳”中藏了个“急”字,“忙”中藏了个“亡”字,“忍”中藏了个“刀”字。个个都寓意很深,别具情怀,充满了相辅相成的辩证法,亦正亦奇的大智慧。
      
      就说这个“静”字吧,在我们的理解中,静和争是无法并存的两件事,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人既然求静,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寄情田园,那就不要去争了。争得面红耳赤,你死我活,还怎么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这只是一种片面理解,静还有另外一种不同诠释:争中有静,静中有争,要想静,须先争,越想争,心越要静。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到底都在争什么呢?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是争名争利,那确实也静不下来,每天争得不亦乐乎,争得昏天黑地,争得头破血流,受困于名缰利锁,教他如何能静下来?但还有另外内容的争,争境界,争格局,争水平。这些争则大都是在静态中进行的。可以通过静静地学习、读书,默默地内省、觉悟,悄悄地磨炼、升华,来达到争的目的。三国大将吕蒙被嘲有勇无谋,就发愤读书,焚膏继晷,手不释卷,后来学问大增,被人刮目相看。民国时,沈尹默的字曾被陈独秀嘲笑为“其俗在骨”,他也没有争辩,而是回去静心反思,苦练多年,废寝忘食,苦心孤诣,终成一代书法巨擘,也给自己争了一口气。
      
      争有两态,即“闹中争”与“静中争”。赤壁鏖兵,长平大战,是闹中争,结果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十年教训,十年生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是静中争,不声不响间就奠定胜局,不露声色就稳操胜券。静中争是养精蓄锐,集聚实力,苦练内功;闹中争是刀枪相对,唇枪舌剑,擂台较劲。闹中争是百米跑,比拼的是爆发力,静中争是持久战,需要耐心与韧劲,沉得住气,不求一时之高下。善争者皆是静中争的高人,平时不显山露水,不喧嚣浮躁,表面平静,但心中可能有万丈波澜,气势如虹;而一个骄狂闹腾的人,看似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实则腹中空空,胸无点墨。
      
      静是相对的,争是绝对的。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之争,其实也就是静中之争。要想静,须先争。心静,就是不去想那些柴米油盐琐事,但你要把这些东西先争来,才能不去想;心静,就得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窗明几净,远离闹市,这也靠自己去争来的。越想争,心越要静。争,就要全力以赴,排除各种杂念,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这时,心静如水,不受干扰,才可能一击而中,一争而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在世,只静不争是懦夫,只争不静是莽汉,皆不可取,还是争中有静、静中有争的好,可以争得气象万千,精彩纷呈。而且,当以静中争者为上。事实证明,喜欢闹中争的,多是浅薄粗俗之辈,固可以获小胜,但不足以成大事;善于静中争者,能忍辱負重,肯卧薪尝胆,早晚会拨云见日,一飞冲天!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3 16:40 , Processed in 0.02057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