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阿凡达》为何频遭中国式误读? [打印本頁]

作者: mao19881113    時間: 2011-9-23 01:53
標題: 《阿凡达》为何频遭中国式误读?
   毫无疑问,詹姆斯.卡梅隆在沉寂十四年后推出的大片《阿凡达》引起了全球的轰动。
   坐在三D电影院,戴着两付眼镜,我享受的是一次完美的视觉盛宴。
   这是电影的胜利,是高科技和梦境的完美结合,与其它无关。
    这部2010年初全面在中国上映的影片,掩盖了所有宣传声势浩大、明星云集的国产大片的光焰。本土导演们感到敬佩和绝望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而对于观众则是超越国家、民族和信仰的震撼。
    由于电影本身的无可挑剔,于是不少精英试图将话题转向,一场中国式误读就此大幕拉开。
   首先倒霉的还是城管。淳朴、善良、诚实、原始的潘多拉星球居民被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与“史上最惨拆迁队”——贪婪、自私、凶恶、强势的人类雇佣军展开殊死搏斗,并演绎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结局。一时间应者云集,估计城管的形象和处境会因为这部大片的持续热映而雪上加霜。
    中国的城管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产物,根子是个城市管理体制和理念问题。当然,假设这样的问题不下大力气解决,我相信未来城管会更多被推向公众的对立面——但他们不简单是这个社会的公敌。
   有的思考前进了一步,说这是一部充满低碳情怀的环保大片,这样的理解很与时俱进,由此能推动公众尊重生态、珍爱环境自然善莫大焉。但其实背后还是一道中国式的社会难题的再次投射:高速发展的经济与脆弱的生态、资源能源高速消耗如何平衡?在我看这部大片的时候,北京的机动车拥有量已经突破400万辆,首都已经变成“首堵”,但机动车进入家庭的步伐仍在快速挺进,一边是所谓美好的汽车生活,一边是几乎成了全天候停车场的环线公路,我不知道该欢呼还是该抨击。
    还有人上升到国际主义的高度,说这是一部反战电影,是关于悲壮的伊拉克民众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暗喻。但必须提醒一点:卡梅隆在筹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发动伊拉克战争,他老人家真是先知,居然预测了若干年后的公众情绪并精准地适应。我靠。其实这只是部分中国公众对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反感的真诚释放,类似中国又不高兴了,估计美国相关机构已经将这些意见上报奥巴马总统,想必会引起他高度重视——救世目前还离不开中国。
    这些很中国的问题相当重要,简直可以成为两会参政议政的议题,但与《阿凡达》无关。
    如果非要从这部很有意思的电影整出点意义的话——尽管我很不喜欢这样,那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其实在人的内心深处永远住着两个主人,宛如天使和魔鬼。前者像潘多拉星球的人民,后者像人类雇佣军,他们都是我们。只是在欲望和贪婪的牵引下,我们释放了太多的魔鬼,引爆了金融危机和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果不发动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就会没有未来。
    在不久前轰轰烈烈上演的丹麦气候峰会上,有多少西方强国真正重视过即将消失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低沉的呻吟和人间天堂马尔代夫揪心的呼喊?
    《阿凡达》留下了人性不灭的美丽结局。这符合多数人的愿望和理想,因此是科幻,是童话。一切起于我们现在的选择。
    对于充满焦灼和利益博弈的中国式误读来说,如果社会层面的思考不上升到人性、个体、人道、信仰的高度,永远没有真正的答案。

作者: mao19881113    時間: 2011-9-23 01:53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3/)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