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373|回復: 3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换个角度看美景 诗人与导演眼中的庐山[4P]

[複製鏈接]

676

主題

53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5-3 17:27
  • 簽到天數: 3490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2157
    金錢
    79939
    威望
    23140
    主題
    676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實習版主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教授 文章達人 愛因斯坦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16:56: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歌中的庐山早已耳熟能详,只是,促成庐山之旅还得有些机缘在其中。
      一日,闲逛书市,随手翻开一本图册,有一幅画,起起落落、渐行渐远的山峦,很美;烟岚浮动间,屋舍若隐若现,山脚下,渔船悠悠荡于江面;侧耳似听见潺潺的水声,伴着马笼头上的铃声高高低低地荡开。虽不懂画,却被画中雄浑阳刚之美所衬托的宁静吸引。
    换个角度看美景 诗人与导演眼中的庐山

      后得知,这幅题为《匡庐图》的山水画为五代后梁荆浩所绘。匡庐,指的便是庐山。
      其实,庐山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宠儿,据说,中国第一幅山水画便是晋代顾恺之的《庐山图》。
      可惜,无论诗情画意,现世的文人墨客都已无法超越,无关技巧,概因人一逼近,风景就后退。

      就好像,正当你伫立在望鄱亭上领略庐山独有的“千里鄱湖一岭函”,假想着蒋宋当年借着月光在此起舞的场景时,身边贩卖旅游商品的小摊上却执著地播放着“凤凰传奇”的歌曲;或者当你小心翼翼地挪到山崖边,伸开双臂准备“投向”变幻的云雾,突然有人指着一套仿国民党军队的军服劝说你留个影。
    换个角度看美景 诗人与导演眼中的庐山

      想来这样的遭遇也不是庐山所特有的,这片土地上,风景似乎已无处安放。为何?“江河改道、水蕴不足、战乱砍伐、土木荡失、人烟耕种、文明洗刷……”舒国治在《流浪集》里这样写道。
      人与风景、自然的争夺,从未停止;有关庐山居民搬迁下山的传闻也尚未尘埃落定。据称,这座在1886年由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发现并赋予它新名字的牯岭地区,常住人口已达1.3万人,还有大量在此务工的流动人口,庐山的环境、用水等都面临着挑战。
    令人纠结的是,也恰是这座熙熙攘攘的云中山城赋予了庐山别样的气质,给尚未开始的旅行注入了一丝浪漫的遐想,给风尘仆仆的游客带来了虽远游却不陌生的亲近感。好客的当地人会建议你找一间老屋住下,从容地等待一个没有雾霭的清晨去含鄱口看日出;再挑一处游人稀少的非旅行线路偶遇惊喜;或者就在街心公园看看老人下棋,可别小看这些可能耳背、眼花的老人,其中不乏会讲英语、弹钢琴,甚至做西餐的“潮人”,他们是庐山的活历史。
      由自然之手造就的庐山,据称,最早见于战国末年、魏国史官所著的《竹书纪年》。从此,庐山的历史上,留下了太多名人、伟人的足迹和他们造就的风起云涌的岁月。也因此,庐山的风景,在以山水景观为依托下,处处渗透着人文景观。除去正史,几乎每一条山间小道,甚至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成了不知源头的典故的佐证,对于跋山涉水的游客,难免有些时候会有名不副实之叹。幸运的是,在那些并不知名的山间小路上,却有着另一番景致。
      不记得如何走到这条通往锦绣谷的山路上了,只记得深深浅浅的绿色,如水墨画般沿山势展开,沁人心脾。相传这里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因四季花开,犹如锦绣披山而得名。当地人说,锦绣谷的春季最美,繁花似锦,让人想起《庐山恋》里的张瑜,生动而灿烂。
    换个角度看美景 诗人与导演眼中的庐山

      再踏上从芦林大桥经三宝树的小径,走着走着,竟突然遇见一只只麋鹿。仔细一看,原来是就地取材,用枝条堆砌成鹿的模样,这是两年前世界名山大会留下的由德国、荷兰、韩国等7个国家的11名艺术家创作的装置艺术群“诗意森林”中的一件作品,名为《森林精灵》。一路上,还有“铁蘑菇”、“树花瓶”、“林中仙人”,最富奇思的,要数德国艺术家巴巴拉的作品《献给李白的华盖》:一块弯若拱桥的铜板上扎满密密的小洞,阳光透过成千上万的洞眼,人在下仰望顿觉如天上的繁星璀璨,“疑是银河落九天”。铜板上是中英文的《望庐山瀑布》。中间是各方位的星座图形和文字,中西文字相结合。这些貌似简陋的艺术作品,悄无声息地融于山林间,赞美着大自然的朴实无华。还有那座朴素的庐山植物园,却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植物园,其创办者之一陈封怀有着“中国植物园之父”的称号。
      陈封怀祖籍江西修水,1900年生于南京。曾祖父陈宝箴、祖父陈三立、父亲陈衡恪,还有比他大10岁的三叔陈寅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陈封怀自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2年,升入金陵大学农学系,师从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1933年冬,陈封怀和胡先骕、秦仁昌一起着手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后更名为庐山植物园),后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并于1936年抗战前夕,毅然回国,回到庐山。之后,陈封怀还参与了杭州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的规划与建设。擅长绘画的陈封怀,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让植物园变得灵巧生动起来。
    换个角度看美景 诗人与导演眼中的庐山

      民间传说,宋美龄曾派人到植物园来挖红枫,省里指示“这棵红枫不给不行”,陈封怀却硬着脖子顶着,坚决不允。如今的庐山植物园,留下了3400多种植物,储藏知名植物标本10万多件。庐山就是一个保存生物多样性、展示自然之力的鲜活博物馆。构造运动、冰川侵蚀、流水作用形成的复合地貌,与多样的生物和植被,一起塑造了庐山“夹江湖而飞峙,蕴灵性而奇崛”的奇妙。据说,每年都会接待来自各地高校的地理系学生实习考察,但对于非专业的游客来说,“世界地质公园”、“第四纪冰川”这样的词语多少有些陌生,因此设于芦林别墅内的庐山博物馆里,有关第四纪冰川的陈列室,也值得一看。
      想到这里,突然有些怀念并不完美的庐山之行,怀念旅行团散去后的芦林湖,静谧的湖水上回荡着倦鸟归林的啼叫声;怀念漏下点点阳光的密林,通透的空气里飘着泥土的芳香;怀念游人稀少的五峰顶,蒸腾的云雾里时隐时现的另一个“庐山”。
    三千佳丽尽失色,后宫粉黛无颜色!

    6

    主題

    0

    好友

    1224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2024-4-24 02:42
  • 簽到天數: 285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54
    威望
    1224
    主題
    6
    沙發
    發表於 2016-9-19 11:40:16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0

    好友

    1224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2024-4-24 02:42
  • 簽到天數: 285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54
    威望
    1224
    主題
    6
    板凳
    發表於 2016-9-19 11:48:48 |只看該作者
    非常喜欢楼主的分享
    請大家多給發帖者支持,有您們回應支持,才有動力去發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地板
    發表於 2016-9-19 11:48:51 |只看該作者
    請善用帖子右下角舉報鍵,來檢舉有害網站/垃圾/宣傳帖,每個舉報會有金錢增加。
    楼主棒棒哒!!!!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5#
    發表於 2016-9-19 11:49:21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6#
    發表於 2016-9-19 11:49:53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7#
    發表於 2016-9-19 11:50:21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8#
    發表於 2016-9-19 11:50:53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9#
    發表於 2016-9-19 11:51:27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請大家多給發帖者支持,有您們回應支持,才有動力去發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

    好友

    67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3-13 21:11
  • 簽到天數: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2
    威望
    670
    主題
    1
    10#
    發表於 2016-9-19 11:51:58 |只看該作者
    楼主棒棒哒!!!!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8 12:19 , Processed in 0.02402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