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文 备受关注的中国2014全年经济成绩单最终亮相,据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创下自1990年(当年GDP增速为3.8%)以来的新低,但统计局表示这仍可视为完成了2014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15时提出: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本届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不再唯GDP论英雄,不片面追求GDP,那么要考量和解读目前的经济形势,除了GDP,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工业增加值和用电量 在中国政府加大基建投资等政策推动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9%,比11月份加快 0.7个百分点。但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较2013年明显下滑,低于前值1.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显示了2014年中国工业生产增长的显著回落。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去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3.8%,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逾十年新低,这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同比增速5.23%还要低。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整年数据看,经济形势好时,用电量增速高过GDP增速,经济形势不好时,用电量增速低于GDP增速。结合2014年以来的统计看,用电量增速始终与GDP有不小差距,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同时,中国经济正在减少对制造业的依赖,转而更加依赖服务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具体提到:2014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继2013年之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再次超过第二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一、二产业增速均低于全年GDP增速,唯第三产业一枝独秀,中国经济首次开始出现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的迹象。 在新常态下,政府多次提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4经济年报中反应出的经济结构调整正是中国政府乐于见到的。 劳动力供给进一步萎缩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与劳动力有关。据统计局消息,2014年末,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这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适龄劳动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影响GDP增长率、消费支出和需求。这一数据的进一步萎缩使中国在迈向老龄化社会的道路上面临严峻挑战,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也引发了对其制约经济发展的担忧。彭博去年就发出警告称中国生育政策松绑不够,无力缓解人口挑战,中国走上日本人口问题老路的风险正不断上升,这一问题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为缓解这一问题,此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就曾呼吁延迟退休年龄,以增加劳动供给。 今年中国的改革与调整将全面铺开,宏观经济将延续2014年“新常态”下的运行逻辑。但在房地产周期调整、制造业去产能、通缩压力加大和财政收入困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5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多变异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时指出: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政府工作艰巨繁重。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还会增加。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后并未公布具体的2015年增长目标,机构预计将较之前的目标略有下调,仍延续区间管理的思路。在中国公布2014年经济数据的同一天,IMF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6.9%,比上期下调了0.3个百分点。“实际上,对于市场来说,增长目标定在具体的某一个数字已经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屈宏斌、马晓萍认为,“淡化增长目标的同时,深化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在未来几年非常关键。”(转自财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