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物理社会深度融合,安全风险侵入口增多、风险注入概率增大,新型电力系统的形态和行为特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导致系统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实现。针对该问题,南京邮电大学岳东教授牵头申请了“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协同主动安全控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月17日,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
该项目由南京邮电大学牵头,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担。项目负责人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南邮岳东教授,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有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中国科学院管晓宏院士、中国工程院钱锋院士、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指出,该项目聚焦精准,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要求。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载体抓手,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重大项目的定位,坚定面向核心问题做聚焦的研究,课题组要齐心协力,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做整体研究。”刘克恳请指导专家们履职尽责,督促各级组不断优化研究路线,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记者了解到,2021年,南京邮电大学聚焦前沿技术,整合科研力量,依托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了碳中和先进技术研究院,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挑战等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使命担当,不仅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也要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表示,“学校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以碳中和信息能源交叉技术为研究方向,突出碳中和信息能源交叉技术科研特色,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建设人类美好家园贡献‘南邮力量’。”
该项目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独辟蹊径地提出从“感-传-决-控”广域闭环的视角,以“信息空间与物理系统协同”的思想,聚焦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的“机理可知、全景可观、全程可防、全域可控、实验验证”等五个任务目标开展研究,突破现有电力系统“信息与物理系统割裂且被动”安全控制模式的局限,从信息物理协同的视角探索建立一套主动安全控制的基础理论方法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创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途径。
长期以来,岳东教授带领团队从事智能电网网络化协同优化控制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在系统分析、建模与优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相关学科领域方向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先后建立了多微电网组成的新型配电网实验平台、网络化云决策控制系统支撑的源网荷储协调调控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电网云平台;相关成果在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新型配电网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毕莹莹)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3/)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