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如何祛除體內濕氣—湿气不排出,睡再久也睡不够![5P] [打印本頁]

作者: RichardTsai    時間: 2016-8-5 11:31
標題: 如何祛除體內濕氣—湿气不排出,睡再久也睡不够![5P]
湿气不排出,睡再久也睡不够!时间:2016-08-04    来源:道医   
【摘要】: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夏天是最好的体内除湿机会,透过适当运动,帮助排出「寒与湿」...


1470296196_22702900.jpg

为了应付长时间工作的体力负担,以及保持苗条体态,晓玲固定到健身房运动,却依然不见任何健美的效果。

近来她还常出现头脑沉重、身体疲倦等症状。有个周末,晓玲与同事在健康房运动之后,一起到麻辣锅店庆生,再吃了一大碗无限续杯的 冰淇淋 ,原本不舒服的情形更加严重……


1470296197_12795700.jpg





从中医观点看,晓玲种种不适都因为「阳气郁积在内无法宣发,进而形成寒湿」所致。夏天大家躲在冷气房里图凉爽,造成「阳气未宣发,反而在体表生出寒气」,因为一分寒气,常伴有一分湿气,体内聚集的湿气没有排出去,在体表就会形成皮肤水肿,或皮肤长湿疹、发痒;在关节(筋骨)处则会造成四肢酸痛;在肠胃道则会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问题,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常常觉得身体沉重。



1470296196_70558600.jpg



甚至产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饱」的感觉,因为阳虚(阳气不升发),头脑所需要的能量无法向上供应,所以会思绪不清、头脑不清醒。

依中医理论,夏天提供人体最好的「除湿」机会。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所以应该在夏天时,透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循环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从西医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来「调节体温」。因为流汗后,皮肤温度平均可降低摄氏4度左右,陈仲达主任指出。

比较起来,中医较重视出汗,并且会依据出汗的时间与状况,判定身体的健康与否。




1470296198_26821500.jpg




中国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例如喝粥出汗、运动发汗、热水泡脚发汗……等。

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汗为心之液」,有经验的中医师可以由人体出汗的状况,观察心脏的盛衰,因为出汗太多,体内的电解质不平衡,如果钠离子不足,便会抽筋、心脏无力,严重时甚至还可能昏倒的情形。

西方 科学家 最近也发现:在每个汗腺内均存在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能阻止外界 细菌 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

中医认为的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汗却不能像下雨一样地流。不正常出汗: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1470296198_99645500.jpg




太多汗

●原因:「湿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治疗:「湿气太旺」,宜饮食清淡,或吃些 西瓜 、水梨等食物。「阳气虚」,要用补气的药,象是 人参 、粉光参等。

太少或不出汗

●原因:

1.外寒——天气或环境寒冷所致。

2.内寒——人体阳虚而无力发汗。

●治疗:适度吃一些「辛味药」,让人体的「阳气」宣发。

【夏天多些自然流汗,冬天避免大出汗】

此外, 中医养生 理论也讲究「出汗要依照四时(季)做调整」:

春夏养阳,可以运动出点汗。

秋冬养阴 ,不宜过度运动,汗应该流少一点。

从「正常出汗」及养生的观点来看,建议夏天最适合运动的时间是早上5~7点, 太阳 才刚出来的时候,以及下午3~7点阳气开始转弱的时候最佳。

而在运动出汗之后,一要调整呼吸,吸气吸到脚底,吐气吐到头顶,且速度要慢,最好能到每分钟呼吸6次,甚至是一个呼吸循环达半分钟;二是不要马上喝太多水。

不流汗易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体型较胖的人因为比较容易流汗,夏天更不愿意运动,只想待在冷气房里。中医师劝胖子多动,以免形成恶性循环,身体不但愈来愈不健康,身材也将愈来愈胖。胖的人多半属于「阳气虚」的体质,很容易累积「湿」而成「痰」。由于人体出汗时,必须靠阳气的鼓动,而阳气虚的人阳气已经不足,所以一旦出汗之后,反而不容易停止,而发生汗出太多的情况。如此一来,大量出汗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另一方面更会消耗已经过少的阳气(能量)。

不过,虽然胖的人在运动时,会因为阳气虚而气喘,但是运动确实可以带动阳气的循环,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所以,如果胖的人想要健康 减肥 ,

一是要靠运动持之以恒,

另一个则是要透过「补气」的方法来调理身体。

由出汗预测健康

中医认为,从一个人出汗的时间、部位、气味及颜色,都可以看出身体异常的端倪。

出汗时间:白天不正常出汗属于「阳虚自汗」;晚上不正常出汗属于「阴虚 盗汗 」

出汗部位:「头汗」过多可能是脾胃有湿热,或暴饮暴食后的「积食」;老人及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多半是因为气虚所致。

汗的气味: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有关,一般属于「肝热」。

汗的颜色:黄汗、红汗或黑汗分别代表身体不 健康 的征兆。






中医认为:“湿是万病之源”,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因湿而起,所以说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祛湿是第一步。那么如何祛除体内湿气呢?古人有云,药补不如食补,所以从日常的饮食入手便是不错的祛湿方法。那么,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3种食物,只要常吃便能起到不错的祛湿及防病的功效!  吃什么食物能祛湿防病
  1、山药
  从中医角度来看,山药性平、味甘,能入脾、肾经,具有极好的祛湿、补肾等养生作用,所以对于湿气重的人多吃点山药是极好的祛湿选择。
  另外在山药中还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另外还含有大量的黏性蛋白,这些物质被人体摄取后能有效抑制脂肪进行堆积,从而对于维持血管的弹性是极好的,这也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有利保障。
  2、红豆
  红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养生滋补食材,同时对于祛湿来说也发挥重要的作用。红豆能入心、小肠经,具有极好的健脾祛湿、消除水肿的保健功效,所以在饮食中便可以适量多吃一些红豆,其中利用红豆煲粥喝便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食用红豆的时候最好用糖进行调料,而不要选择食盐,这样能更好的利于湿气的排出。
  3、生姜
  生姜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这种物质能对呼吸以及血管产生一定的兴奋作用,并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不错的祛湿效果。另外,对于因为感染风寒而感冒的人也可通过吃生姜帮助自己驱寒发汗。
  但是生姜属于一种温性的食物,在通过吃生姜来起到驱湿效果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体质,以免加重身体的内火,反而得不偿失。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3种具有祛湿及防病的食物,所以对于一些湿气重的人群在日常饮食中不妨选择多吃点山药、红豆、生姜,通过饮食进行内调来更好的将体内的湿气逼出体外,以此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还需做好防湿的事项!(80347)














回複貼要求:
1、回帖的時候,若內容僅爲簡單語句(如“3Q”、“謝”、“THX”、“頂”、“沙發”等)或複制別人回複,視爲惡意灌水,將給予扣分及威望處分,嚴重者封禁處理!
2.禁止使用純表情、英文、數字回復,如abcdefg,11111,??????,shafa,zhichi,等。
3.禁止使用萬用回複,如“小手一抖 金幣拿走,我是來拿金幣的,路過”等等。
4.對於發帖者或會員語言上的侮辱、漫罵、和人身攻擊。
5.禁止回復與主題無關和無意義的內容!一句相同的話出現在1個主題中達3次視為灌水。
6.禁止在回復和點評中以任何形式出現黃色內容,粗言穢語,暴力性內容。







作者: zx704591802    時間: 2016-8-8 10:24
下来看看
作者: 蒼之濤    時間: 2016-8-20 21:42
山药不能与河海鲜同食
作者: po247    時間: 2016-8-20 23:59
我每天睡8小时,但上班还是很困。。中午吃完午饭就想睡觉。。
作者: chambers    時間: 2016-8-21 00:04
还是中医靠谱,追根求源。不像西医,简单粗暴。
可惜现在好中医太少了,基本上都是些半吊子。
作者: she6520    時間: 2016-8-31 21:37
拔几罐就行了
作者: cu38433    時間: 2016-8-31 22:21
除了红豆其余都不吃
作者: piipii    時間: 2016-9-1 00:26
下焦湿热
作者: zx704591802    時間: 2016-9-3 20:04
下来看看
作者: hanyeming3    時間: 2018-1-18 10:18
来看看~~~
作者: 甘草    時間: 2023-4-11 10:03
大汗反而伤身
作者: cdm1121    時間: 2023-5-25 0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3/) Powered by Discuz! X2.5